网站标志
图片
新闻搜索
 
 
新闻详情
文人陶瓷山水画的时空观念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3-10-19 09:36:52    文字:【】【】【

 

黄云鹏现代作品《山美水秀》

为了有别于宫廷画院与民间的绘画,中国文人与士大夫的绘画往往被称为文人画。中国文人画家在陶瓷器上绘制的高雅脱俗的艺术品,被称之为文人陶瓷画。从明末以来,文人陶瓷画较多以青花、五彩、墨彩、浅绛彩等形式面世,其中以20世纪初开始的景德镇珠山八友的陶瓷文人画最为著名。

□□ 冯丹

文人陶瓷艺术家将具有书卷气的画面与陶瓷器型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加上如玉般的釉面的烘托,更加显示出其高雅脱俗。景德镇陶瓷山水画结合陶瓷的器型及釉面等特征,从技法及材料和观念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陶瓷山水画在空间处理方面的独特个性。虽然陶瓷山水画中的散点透视法可阐释其在表现手法上的许多重要特征,但尚需从其他角度进行比较与关联,才有助于对其美学本质的深刻把握。

“远”与“近”的时空转换

景德镇的陶瓷山水画对空间关系的认识,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进行的。其变化、运动的空间观是由时间的流动来完成的,而不是西方风景画上的固定的“焦点透视”。

文人陶瓷山水画通常只是简略地区分出近景、中景和远景,并不注重对自然山水的空间关系的精确表现和把握。文人陶瓷山水画是以作者的感受、情感及组合完成视觉上的表现,依据其心性处理画面,将其相互转化,浑然一体,具有生化天机的微妙与无穷时空的微茫感。

文人陶瓷山水画依据作者对时空的感悟,在画面上顺着性灵随心所欲,可随意调节景物之间的关系。文人陶瓷山水画的这种对时空的转化方法,与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结论不谋而合。在文人陶瓷山水画中的高低起伏、远近大小可通过平远中见高远,高远中见平远(深远)这样的巧妙转化,把有限的画面表现为无限的景色。这种对文人陶瓷山水画中的时空关系的处理,相当于中国画论中的经营位置。文人陶瓷山水画中的“远法”具有心理“透视”的作用,虽是一种推远来看的处理透视的技法,但与西画所讲的“焦点透视”关系却不同。

在“远”法中,“远”的作用是把人的视力引向远方或至天际,具有高远、深远、平远、迷远、幽远、阔远等视觉效果。这种巧妙的经营位置,通常把几个高峰聚在一个画面,在重峦叠峰之间以云雾烟霞或布以空白进行渲染,具有迷远的视觉效果。“远”法在文人陶瓷山水画中的两种主要作用为:其一,将有限的近通过扩散推延而至远,远还可烘托有限的近,形成苍苍茫茫,无限无尽的天地感应的一片生机,从而有助于画面置阵布势;其二,主要用于解决视觉上产生的某些矛盾,相当于把焦点透视中的成角透视关系尽可能使之减弱到最小的程度。

文人陶瓷山水画将人对时间的感受融入画面,随着视觉与时间的推移,其空间也在产生着变化。这是一种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上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表现技法:欲显则露,远近随心。

玄学对空间意识的影响

以老、庄哲学为代表的观物心态,对文人陶瓷山水画的空间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文人陶瓷山水画借山水之形,构筑其心灵空间和哲理空间,感发内心之情。

文人陶瓷山水画艺术中的空间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往往受其时代的制约,反映了该时期的审美理想及当时的人生观、宇宙观,即反映了该时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文人陶瓷山水画在技法方面的空间表现方法主要为 “画留三分空,留白天地宽”“境由心造,立象尽意”等。这些空间表现方法反映在陶艺家个体的人格理想及内在的自我精神上,使其具有禅意,超越有限从而达到无限。这种把山水画的技法与人生问题联系起来的做法,使其与玄学的结合奠定了契机。

文人陶瓷山水画的技法是文化的表现,其出发点是基于对内在的自我精神和人格理想的追求,并结合陶瓷的器型及釉面等特征,在技法方面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空间表现方法,重意不重形,具有以道入法和以形写神的鲜明特征。“以道入法”,其技法往往以“道”为据,并融儒、道、佛于一体。“山水以形媚道”,自然山水是以其感性的形质取悦于“道”,因此,如何把握自然山水的形质,并以道入法和以形写神,而不是以形写形和以色貌色这种对纯自然山水的模写,就成了文人陶瓷山水画要解决的重要技法问题。玄学和佛学及山水诗对文人陶瓷山水画的空间意识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形而上的影响,“以形写神”的方法使文人陶瓷山水画的空间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中西风景画的空间处理比较

文人陶瓷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或西方陶瓷风景画在空间意识方面,由于民族审美趣味的差异,有着各自不同的美学标准。

西方风景画或西方陶瓷风景画的空间感朝纵深空间拓展,为实境。其“写实”手法是按物象上的光影关系来表现自然山水的物象,并按透视关系以缩小远处的物象(远景短缩法)。而在中国的文人陶瓷山水的绘画中,通常以方棱尖折的笔触描摹山石、树木和房屋等,以圆转、流畅的波状线表现水流等。

文人陶瓷山水画的空间感朝着广延空间展开,是虚境。这种用“线”来表现物象的“质量感”,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空间表现效果,但这与西方风景画中的“焦点透视”所表现的空间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从心灵中生发出来的文人陶瓷山水画,通过心灵的力量把“明暗造型法”“焦点透视”这类视觉的“权威性”冲散了,将自然山水通过陶瓷被重新构造出来。

文人陶瓷山水画与传统的西方风景画注重对自然山水的捕捉、模仿,并按严格的感官框架所构建的画面的表现手法有着相当大的差异。隋代就已成熟的中国山水画艺术比15世纪独立于欧洲的西方风景画约早900年。对大自然壮美景观的深刻感受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融合,孕育了中国画家有别于西方画家的独特审美意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画外之旨,弦外之音”等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画论,直接影响到文人陶瓷山水画的空间处理。

在文人陶瓷山水画中,形象的部分与部分之间构成了一个开放性的空间关系,而不存在焦点,文人陶瓷山水画似乎透过画面去寻找在天地界面之间的人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深刻的联系。在文人陶瓷山水画中的无常形的山水云烟使人的感官难以找到视觉焦点,并造成视觉清晰度的瓦解。这种对运动、变易的时空的理解,决定了文人陶瓷山水画的表现对象处于一个超视觉距离的范围中,是人的心灵通过与大自然的相互融合所完成的人格修养的结果。绘画是通过二维空间表现物象的长、宽与纵深的空间感,但中国文人陶瓷山水画通过无限深远的表现手法,体现山水的“精、气、神”。中国文人陶瓷山水画不仅能够在二维曲面空间中显现三维空间,还利用时间扩展了空间。在时空处理上,文人陶瓷山水画为了“造境”,尤其强调虚、空、动,把不同空间范畴的物象十分巧妙地组合在同一个画面中,可以随心所欲地把宇宙中的物象压缩到有限的画面之中。

脚注信息
佘阳华国画网站 Copyright(C)2009-2010
图片